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县政府办文件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墨江县紫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1-10   作者: 点击数:  
索引号: 3001/20250110-00002 公开目录: 县政府办文件  发布日期: 2025-01-10
主题词: 发布机构: 墨江县政府办公室 文  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资源增长、胶农增收、生态增优为宗旨,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的发展思路,立足墨江丰富的紫胶寄主植物资源和气候优势,突出龙头企业带动,科技创新驱动,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培育壮大紫胶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在现有紫胶产业基础上,力争到2027年发展原胶园40000亩,其中,紫胶园补植20000亩、其它园地间种20000亩。建种胶园1000亩、科技示范园2300亩、苗圃60亩,改造老化紫胶寄主树10万株,培育紫胶加工规上企业3家。实现2025年、2026年原胶年产1000吨以上,2027年达1500吨以上,年加工原胶1500吨以上,年产值1.5亿元以上,形成从苗木培植到产品生产的紫胶产业链。

二、重点任务

(一)紫胶园建设。主要包括原胶园、种胶园、科技示范园及苗圃地建设,具体如下:

1.原胶园。在沿江河谷经济带紫胶适宜区,采取“新建紫胶园、老胶园补植、其它园地间种、老化寄主树改造”的方式恢复发展原胶园。大力推广“胶粮间作”、“胶咖间作”、“乔灌混交”、“胶果间作”等混农林模式。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沟渠路边、河流两岸等“四旁”地段种植优良紫胶寄主树种。在原有紫胶园、其它园地和低产杂灌林等更新间种南岭黄檀、钝叶黄檀、木豆等树种,对老化的紫胶寄主树进行修枝更新、除草施肥等措施恢复树势。力争3年内完成紫胶园补植20000亩、其它园地间种20000亩、改造老化寄主树10万株。

2.种胶园。在雅邑镇、泗南江镇适宜紫胶虫越冬保种气候环境条件、历年有紫胶虫越冬存活的区域建种胶园1000亩。按“乔灌混交”模式种植南岭黄檀、思茅黄檀、钝叶黄檀、聚果榕、泡火绳、木豆、瓦氏葛藤、大叶千斤拔等优良寄主树,保证每亩乔木株数不低于42株、灌木株数不低于167株,培育优质种胶,满足全县发展紫胶产业的种胶需求。

3.科技示范园。在交通区位较好适宜地区,选择原有生长较好的紫胶园,建立紫胶科技示范园2300亩。采取“胶粮间作”、“胶咖间作”、“乔灌混交”、“胶果间作”等模式,在原寄主树空地补植南岭黄檀、思茅黄檀、钝叶黄檀、聚果榕、泡火绳、木豆、瓦氏葛藤、大叶千斤拔等优良寄主树,采用胶农自行管理的方式构建科技示范园,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优化种植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生产效益,以点代面、辐射带动紫胶产业发展。

4.苗圃地。在条件适宜地区建立规模为60亩的苗圃地,主要培育南岭黄檀、思茅黄檀、钝叶黄檀等适合本地种植的紫胶寄主树种,预计产苗60万株。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育苗,育苗企业与主管部门签订供苗订单,苗木到位后按照市场价格支付苗木费。

(二)建立联农带农机制。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构建产业发展全链条,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各乡()摸清紫胶产业底数,按照县级发展方案部署细化任务分配,组建以村为单位紫胶专业合作社,动员本行政区域内有发展意愿的胶农加入合作社,签订紫胶发展协议,分发胶种、寄主树种苗、肥料,做好技术指导,胶农采收原胶后由合作社联系加工企业收购。两户本地原胶加工企业分片区建立原胶生产基地,公司指导胶农采收紫胶、收购原胶,按收购数量适当给予合作社相应扶持,用于发展紫胶产业。县域3家紫胶加工企业需向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吸收一定程度的胶农就地就近务工,重点扶持有劳动力的“三类”监测对象。通过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实现胶农户均年增收9000元左右。

(三)培植紫胶龙头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整合资源力量,引导紫胶企业联合发展,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优先培植原有3户紫胶加工企业为链主企业,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龙头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研发和生产高附加值的紫胶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及衍生产品,满足特定市场的需求。引导企业建设创新平台,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打造紫胶产业品牌。打破地域观念,整合优质紫胶资源,加大墨江紫胶品牌的培育,支持企业注重品牌策划和品牌打造,组织推进“墨江紫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申报工作,助推墨江紫胶产业健康发展,提升紫胶产品质量,提高紫胶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投资概算

紫胶产业发展预计总投资2532.09万元,构成为:政府扶持891.49万元,企业投资423万元,农户自筹1217.6万元。其中,政府扶持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025年扶持616.69万元、2026年扶持189.8万元、2027年扶持85万元)。

四、工作步骤

(一)策划准备阶段。2024年12月31日前,编制出台《墨江县紫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各乡负责落实实施地块,组建紫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做好种养紫胶发展计划及布局。主管部门落实苗圃地地块、种子采购等前期工作。

(二)宣传发动阶段。每年1—4月,各乡要紧盯目标任务,积极开展宣传动员,排查核查、选定符合改造种植地块,合理规划布局,并将有种植意愿的群众信息和审核后符合条件的地块信息报县林业和草原局备案。

(三)组织实施阶段。从2025年起,各乡人民政府要大力推进紫胶生产工作,3—4月重点抓好育苗、紫胶采收及放养工作;5—6月重点做好整地工作;7—8月重点抓好紫胶寄主树定植;9—11月做好抚育管理、培训、农资发放、查苗补缺、中耕除草、追肥提苗、紫胶采收及放养等工作。

(四)验收总结阶段。从2025年起,每年12月由林业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各乡人民政府做好年度紫胶产业项目检查验收,总结推进紫胶产业发展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解决或改进措施,有力推进紫胶产业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林业和草原局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乡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紫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全面统筹推进紫胶产业发展,研究制定紫胶产业政策和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在县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工作专班办公室负责紫胶产业发展日常工作,协同落实工作专班交办的其他工作。各乡同时成立紫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负责主抓本乡紫胶产业发展工作。

(二)加大政策扶持。统筹各方资源,全力做好紫胶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工作。采取政府扶持、市场融资、群众自筹的方式,推进紫胶扶持工作。政府统筹资金,用于购买寄主树种苗、肥料及胶种,对改造完成的老化寄主树给予一定的补助,组织胶农技术培训等,由县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局)编写资金使用方案,争取资金支持。企业投资部分用于支持胶农紫胶基地建设,打造示范观光园,打造企业品牌等。胶农自筹部分用于购买不足部分的寄主树苗、肥料、胶种等。

(三)强化技术支撑。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强紫胶产品研发队伍,提升紫胶产品研发能力,优化紫胶产品加工工艺,实现紫胶产品标准化生产,全面推动紫胶产品质量提升。组建紫胶高效培育与加工利用科技推广服务团或紫胶专家工作站,重点开展紫胶寄主植物配置与交替轮放技术示范、人工紫胶园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构建技术示范、紫胶病虫害生态调控技术示范、紫胶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规范紫胶寄主树苗木培育,紫胶种的采收、调运、放养,原胶的采收、晾胶、储存、包装等标准化体系。强化技术培训交流,建强紫胶技术人才队伍,每年举办紫胶种植、管理、加工等各种业务培训16期1700人次以上,培养紫胶种植大户5户以上,紫胶专业技术人才30人以上。力争通过3年时间,实现县域紫胶种植大户15户以上,紫胶专业技术人才100人以上。

附件:1.墨江县紫胶产业发展任务分解表

      2.墨江县紫胶产业发展重点任务清单

      3.墨江县紫胶产业发展投资概算表

(本文有删减)

  
附件【附件2:墨江县紫胶产业发展重点任务清单.xls
附件【附件1:墨江县紫胶产业发展任务分解表.xlsx
附件【附件3.墨江县紫胶产业发展投资概算表.xls
关闭窗口